一次冠脉闭塞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刚过花甲之年的邬先生进入到频繁恶性心律失常、终末期心衰的阶段。即便在人工膜肺ECMO支持下开通了闭塞的心脏血管,还是因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进入终末期心衰阶段。通过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又称人工心脏)来帮助孱弱的心脏继续工作成为关键手段。

日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张晓慎成功为邬先生进行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经过系统的术后治疗、护理,他的身体情况日渐好转,顺利脱离了呼吸机进入康复状态。

心梗后频繁恶性心律失常


(相关资料图)

心外科团队专家实施紧急转运

今年60岁的邬先生这次发病显得特别急促。

发病当天,广州尤其闷热,正在吃晚饭的他突然头晕,随即出现强烈的恶心感伴随胸闷、呕吐并大汗淋漓。家人扶着他坐下来休息后仍不能够缓解,便急忙送到附近医院就诊。就医后,邬先生就已经开始喘不过气,医生一边完善检查一遍进行气管插管,并快速实施了手术室行冠脉造影。

造影显示邬先生最重要的一条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术中医生虽然尽力开通了部分血管,但由于血管及分支的情况都非常差,呈弥漫性狭窄。而这时他的血压也开始难以维持,频繁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生命垂危。手术很难继续进行下去。

午夜时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护车载着心外科医生团队抵达该医院实施医疗转运。半个多小时后,在高级生命支持系统ECMO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运转,此时邬先生的心脏功能已部分由有着“膜肺”称呼的ECMO来替代,相关指标逐渐稳定下来。

ECMO支持下全部开通冠脉血管

大面积心肌坏死依然危及生命

虽然邬先生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但是不解决目前冠状动脉的病变,始终没能迎来转机。暨大附一院组建了由心外科、心内科、ICU、麻醉科、影像科、康复科等科室组成的MDT团队,为邬先生的病情开展了全院大会诊,决定在ECMO辅助下尝试再次行冠脉介入治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张晓慎(右一)为患者实施紧急手术。

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将邬先生剩下的狭窄冠脉血管依次开通,术后第5天经过MDT团队评估,顺利撤除了ECMO。

就在大家都认为邬先生的病情迎来了转机的时候,他的病情开始出现变化。准备撤除呼吸机之际,他再次出现心衰的表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血氧难以维持,肺水肿合并肺炎。

“大多数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在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后心功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张晓慎介绍道,“但是部分患者因为长时间缺血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而心肌细胞又不可再生,便容易转变为严重的慢性心衰。”之后复查的床边心脏彩超发现患者心脏的左室射血分数只有20%,连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张晓慎指出,“邬先生目前的状态如果不能够快速得到改善,很快各种并发症就会接踵而至从而危及生命,而现在最适合他的就是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力挽狂澜

点燃生命希望

“人工心脏”是左心辅助装置的“别称”,它安置在人体的胸腔内,可以帮助心脏将富氧血液输送到全身,辅助甚至代替心脏工作。目前对于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来说,“人工心脏”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暨大附一院使用的最新一代左心辅助装置,使用了磁悬浮技术,减少了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听完医生团队的介绍,邬先生的家人们又燃起了生的希望之火,老伴和三个儿子一致同意手术。张晓慎再次召集MDT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团队一致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人工心脏”,但患者手术前病情危重,术后恢复将会是一大挑战。

进行了精心的术前准备后,张晓慎团队为患者开展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手术过程相当顺利,人工心脏在患者体内也顺利运转起来。术后,邬先生在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综合治疗持续了1个多月,他的身体情况日渐好转,最终顺利脱离了呼吸机进入康复状态,转出重症监护室1周后,邬先生就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邬先生竖着大拇指对着医生们激动地说道。

邬叔(左边)与复诊病友陈叔晒同款“人工心脏”电池包。

终末期心衰患者之前只有心脏移植一条路可走,可是供体短缺和抗排斥药的强烈副作用形成了一条鸿沟,挡住了很多患者的求生之路,而左心辅助装置架起了这座生命之桥,为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

张晓慎表示,“左心辅助装置技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趋于成熟,为心衰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团队将继续大力推进左心辅助装置的应用,救治更多心衰患者。”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杨家琰 通讯员 刘桦楠 张灿城

关键词: